

正念(mindfulness),起初發源自禪宗佛教的概念,指將專注力放在當下,覺察每一刻所顯露的經驗,且不給予評價地去接納,進而延伸出「正念飲食」,成為現今一種練習自我平靜和改變飲食行為的方法,鼓勵我們在用餐時,專注體驗食物帶來的感受,並覺察自我身體需求。
已有許多科學化方式證實,正念飲食模式能夠幫助體重控制與減重的執行效果。舉例來說,減重時常會透過減少或限制食物的攝取來達到熱量赤字,但在嚴格飲食控制的同時,難免會受到美食或聚餐邀約的誘惑,一不小心就攝取過多食物,而熱量爆表又會帶來許多愧疚,這不僅無助於體重控制,還帶來許多負面情緒影響體重控制的執行。
對於超重或減重失敗的原因,大多與缺乏感受身體飢餓和飽腹感有關,或常以食物作為犒賞撫慰的情緒化飲食。我們可以藉由導入正念飲食的概念,了解自己選擇的食物來幫助達到愉快地飲食控制的成效。
1. 專注用餐
避免用餐時一邊看電視或滑手機,專注在用餐的當下,才能夠有意識地了解自己吃了什麼?同時,也避免過度爆食,攝取過多預設外的熱量。
2. 品嘗食物且不帶有評價
細細品味食物,感受食物的質地與風味,拋開對食物的焦慮感,避開批判食物是好的或是壞的,避免過度擔憂而節食。
3. 觀察身體需求
無論是享用正餐或點心,多花一點心思,觀察身體是否飢餓與吃飽?是否有過度仰賴食物做紓壓的情緒性飲食。進一步可以再透過了解自己的健康需求,以選擇適合的食物。
正念飲食,可透過練習,覺察身體的需求來感受食物。選擇適合自己健康需求的食物內容,不需外在工具,是一種新興的飲食行為改變模式,幫助我們正念體重控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