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新年快樂!從年底聚餐、尾牙、跨年、到農曆新年、春酒,整個冬天因為我國文化風氣,相信多數人都吃了非常多豐富大餐,除了擔心直直飆升的體重和膽固醇外,最先會遇到的狀況比較容易是肚子怪怪不舒服,可能是脹氣、便秘、胃痛或消化不良,該怎麼解決呢?
平常無論我們是否空腹,腸道裡都住著幾千種細菌,總數量超過100兆個,它們不只單純待在腸道裡消化代謝食物,還左右著人們的睡眠品質、情緒思維、食慾、運動表現、疾病疼痛。菌種之間有好壞之分,當好菌多時,身體整體狀況會較健康,反之亦然;而它們消化代謝食物的過程,影響我們是否在吃東西後感到脹氣、消化不良與腸胃不適等。
餐前先做兩件事!讓你吃飽飽且降低腸胃不適感,一運動、二吃益生菌。中強度以上運動可提升身體代謝與能量需要量,運動後,再去吃大餐,除降低體脂肪堆積風險,也能讓食物消化較快速。
前面提到腸道裡有許多菌種,益生菌就是所謂的好菌,能幫助食物消化代謝,且不像壞菌會因消化不良而產氣,所以飯前補充益生菌,後面再進食,蔬菜和水果都是能餵食益生菌好菌的食物,可以增加它們在腸道內擴張勢力範圍的機會,調整腸道進入且維持良好狀態。
開心大吃大喝後,請站起來,散步、走走,即使是單純站著也會比持續坐著甚至躺下好,讓身體保持活動狀態,可以增加熱量消耗、身體運轉、促進消化代謝、幫助血流,飽脹的腸胃負擔也能較快改善,當然對體重控制也能有一定程度的輔助。並且於30分鐘後,緩慢適量的飲水,輔助腸道機能。
營養師提醒大家,食量忽大忽小對腸胃道有害,各餐定時定量是較能保養腸胃的飲食方式,如果某一餐突然吃很多,擔心再吃會攝取過多熱量而長時間空腹,不一定能讓體重控制妥當,甚至還會引發其他胃部疾病,惡性循環反而更易造成腸胃負擔,所以過年過節,偶爾為之就好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