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疫02

吃出免疫,營養抗疫

分享

台灣氣候多變,溫度不時突然驟降後又回升,加上潮濕氣候讓人容易感冒。過去民眾主要是防範流感疫情,近年則多了COVID-19加入攪局,大眾對兩者的共同點,較清楚的是勤洗手、進出公共場所戴口罩,以及施打相關疫苗等,其實還有個相同處「能透過食療來提升免疫力。」

免疫力是指人體抵抗外來微生物入侵的反應,而影響免疫力的因素錯綜複雜,包含飲食、睡眠、運動、壓力等,其中若人體飲食不均衡,缺乏維生素或礦物質等,便可能導致免疫功能失衡。

微量元素:鋅

我們知道若容易貧血或頭暈時,需要補充鐵。實際上,人體中關鍵的微量元素除了鐵之外,還有含量僅次於鐵的「鋅」需要留意。鋅參與人體許多機制,從婦女懷孕開始,就需要關注鋅的補充,因為它對胚胎及兒童生長發育有關,同時能協助身體新陳代謝、增強免疫系統功能,因此若人體缺鋅,日常生活就會較容易出現下述症狀:易感冒、掉髮、傷口癒合慢、慢性腹瀉、指甲健康狀況異常等。鋅的常見補充來源為帶殼海鮮,如:蛤蜊、牡蠣、螃蟹等,以及紅肉類、豆類,或蛋奶類、全穀類。

鋅的攝取量

我國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,建議男性成年人及懷孕期女性每天的鋅攝取量為15毫克,未懷孕的女性成年人則為每天12毫克。

不過營養師提醒,鋅會干擾抗生素的有效性,或另一微量元素「銅」的吸收。若攝取過多,也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以及腎結石的發生率。除此之外,素食者則較容易缺乏,因為鋅多存在動物性食物,所以可以透過營養補充品補充,或增加全穀類攝取。總之,鋅攝取的多或寡,對人體都有一體兩面的影響,因此若要針對鋅特別補充,建議務必要先與營養師諮詢,或健康檢查抽血項目可自費加驗鋅。

其他抗疫營養素

除了鋅之外,上皮黏膜所需的「維生素A」,亦會影響免疫細胞增生及免疫功能,可從肝臟、胡蘿蔔、菠菜等獲取。「維生素C」同樣能促進免疫B細胞、T細胞的增生,對白血球功能有所幫助,可從橘類水果補充。「維生素D」則能活化免疫細胞,可從乳製品、深海魚類或透過曬太陽進行補充。營養師提醒,上述幾種都能透過日常天然食物取得,所以建議民眾無論疫情嚴峻或天氣變化,都應善用食物補充,來獲取身體所需的營養及免疫力。

作者簡介:

Liz營養師

北醫保健營養碩士。自己經歷從健康人到生病、外食族、小貪吃。發現心理無自己。Stay calm & Eat hard,決心離開醫院,深入大家的生活與校園中,陪你找到最適合的美味、營養又安全的飲食。多重經驗專業營養師 | 百場以上演講專家 | 音頻節目主持人 | 深受上班族、外食族、老年人、孕婦、兒童及病人喜愛。

營養師連結:粉絲專頁預約營養諮詢 

0
    0
    購物車
    空的購物車返回商店